面积有9个篮球场大,火星探测数据接收70米天线吊装成功

2020-04-26 央视新闻

作为我国火星探测数据接收的关键设备,由国家天文台负责建设的70米天线昨天(25日)在天津武清成功进行了反射体的整体吊装。

  作为我国火星探测数据接收的关键设备,由国家天文台负责建设的70米天线昨天(25日)在天津武清成功进行了反射体的整体吊装。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单口径全可动天线,为我国深空探测提供坚实基础。

  70米高性能接收天线总重约2700吨,高72米,主反射面直径70米,由16圈共1328块高精度的实面板组成,面积相当于9个篮球场大小。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39所副所长 李红卫:我们这次在世界上采用了很多新的技术,比如说伞性结构支撑,把这么大的反射体撑起来,这个反射体重、大,光反射体就达450吨,我们采用整体吊装的方式来进行。

  经过一个多小时,反射体整体吊装成功完成,后续还将进行天线主体的完善和设备的调试。相比于探月工程最长40万公里的数据信号接收距离,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工程最远将接收来自4亿公里外的数据信号,距离增加1000倍,也给数据接收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 李春来:从火星来的信号衰减非常厉害,没有这个大口径的天线,就不能完成数据接收的任务。我们在最远的时候,很可能还得加上密云的50米天线和40米天线,昆明的40米天线,四个天线同时接收数据,然后合成,才能完成火星探测数据的接收任务。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微信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一对一服务平台

京ICP备12045350号-20 京公网安备110108902063号

—中国教育在线旗下网站— 
©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