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为农:
CERNET起步于1994年,建立初期的带宽仅有64K,后来逐步发展为512K、2M、4M直到今天的100G,CERNET经历了网络技术发展的每个过程。1994年之前,国内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虽然CERNET起步时网络构架比较简单、带宽也比较低,但它是零的突破。
对CERNET的意义,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CERNET积极推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第二,CERNET带动了地区网络的发展。经过211工程三期建设,除个别偏远地区,CERNET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0多座城市,对当地的网络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三,CERNET促进了校园网的建设、推动了学校信息化发展。在CERNET的带动下,主干网促进了地区网的发展,地区网又促进了各省、市教育网的发展。各大高校看到了网络对未来教学、科研和管理的推动作用,所以一时间掀起了校园网建设的高潮。学生不再满足于对互联网的访问需求,因此把学校素质化教育和教学管理整合在一起,推动了学校信息化的发展。
第四,CERNET对西部教育的扶持。2001年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教育部筹措近9亿元西部教育扶贫专项资金,项目由教育部组织领导,CERNET承担具体的技术支撑。
第五,CERNET在人才培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CERNET当初运行整个网络的青年技术骨干团体会带领各个学校的团队进行技术交流,技术力量就这样被传承下来。
汪为农:
CERNET专家小组被派往不同地区,各自负责2~3个省入围名单高校的方案指导、修改和评估工作。当时西部校区对网络的设计缺乏经验,设计存在着网络体系结构的问题。为此,专家组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是为学校把关。因为我们经历过校园网的创建、升级、改造等一系列过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以针对每个学校的方案进行审核并提出意见,帮助修改,使整个方案更加合理。
其次是为国家把关,也是为教育部把关。我们要评估每个学校配置方案的大概投资,不仅仅是网络,还包括终端设备、服务器的采购和通讯线路等,要尽量做到公平合理。同时,对贫困的学校要有一些倾斜,尤其对青海和宁夏的少数民族学校要有较大倾斜。
最后是后期把关,要看是否有需要查缺补漏的地方,这也是收尾工作。
教育部的拨款对西部的教育支持作用显著,虽然与沿海地区的高校校园网无法相提并论,但至少让西部高校拥有了自己的网络,走进了互联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