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孝平:勇闯肝脏外科禁区

2019-08-22 中国科学报

。“跟着国外走,永远只能做老二。”敢于质疑和挑战,站在肝脏外科历代前辈的肩膀上,陈孝平每一步都镌刻着他对疾病的思考、对生命的专注。

  

 

  在肝脏外科领域,陈孝平被业内称道的是打破了该领域5个手术禁区,在世界创立三项中国人的原创手术方式。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中国肝胆胰外科领域杰出成就金质奖章、亚太肝胆胰协会突出贡献金质奖章、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跟着国外走,永远只能做老二。”敢于质疑和挑战,站在肝脏外科历代前辈的肩膀上,陈孝平每一步都镌刻着他对疾病的思考、对生命的专注。

  把时间的指针拨回10年前。2009年11月3日,同济医院外科手术室,一场不寻常的手术正在进行。一位为割肝救子日行十公里减去脂肪肝的母亲,正在进行亲属间活体肝移植。与手术同步,中央电视台全程直播这位“暴走妈妈”的手术,全国亿万人为术中母子揪心。

  这场肝移植手术历经漫长的14个小时,最终母子平安。在业内,器官移植是外科手术的“王冠”,肝移植更以手术难度高被称之为“王冠上的明珠”。

  这名主刀医师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陈孝平。

  今年8月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防科工局联合发布了2019年10位“最美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当选2019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的陈孝平,也是医疗界本年度唯一的入选者。

  谈及获奖感受时,陈孝平感慨:“这对我是莫大的荣誉,也是巨大的鼓舞!知识分子要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只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波澜壮阔的国家和民族事业中,才能让知识发挥更大作用,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他呼吁,中国医学家都要做中国人的临床研究大数据,注重创新,更注重将研究成果融入呵护人民健康的事业中。

  全心付出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

  40余年,陈孝平已经做了一万多例肝脏疑难手术。切开、暴露、分离、止血、结扎、缝合……手术时陈孝平依然执着于每一个规定的细节和流程。“所有的东西都是一点一滴汇聚而成,着急没有意义,最老实的方式其实是最快的。”

  熟悉陈孝平的病人都知道,陈教授手术之外还是个“超声医生”。对于所有由他主刀的病人,陈孝平都要亲自看超声的动态影像,而不是只看纸质报告。每周他都有固定的读片时间,“一个好的外科医生,应该先看片,再看报告。因为外科医生不仅要对疾病有明确诊断,更要精准了解肿瘤的确切位置与周围其他器官的关系。提前预判,有目的地做手术,有了警惕、主动,胆大心细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对每一个术前病人,除了亲自检查看片,陈孝平还要求把各种检查结果带进手术室,随时调看,避免失误。于是,他为病人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就要多得多。

  陈孝平从事外科临床、教学和研究工作40余年,施行和指导施行各种肝胆胰手术2万多例,含肝癌手术1万多例,这在全世界都是少有的。

  在几代外科前辈工作基础上,陈孝平在肝胆胰外科治疗和肝移植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创新性成果:提出新的肝癌分类;首次提出先天性代谢性肝病辅助性部分肝移植的理论,并创建可供临床应用的手术方式;首次提出大肝癌可安全切除的理论;建立了三项控制肝切除出血技术和一项肝移植术;提出小范围肝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理念,建立不缝合胆管前壁的胆肠吻合术和插入式胆肠吻合术;改进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操作步骤,创建陈氏胰肠缝合技术等。这些理论和技术的普及应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肝胆胰外科领域的发展。

  在此成果基础上,他主持制定我国原发性肝癌外科治疗方法选择和肝血流阻断方法与选择原则等诊疗规范;主持制定中国腹腔镜肝切除专家共识,已在全国推广应用。

  他代表中国医生先后参加制定或修订国际肝胆疾病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6项,如亚太肝癌治疗专家共识和国际腹腔镜肝切除专家共识,提高了中国医生在这一领域的学术地位和话语权。

  知难而上 为了国人健康

  上世纪80年代,中国人因为营养状况不佳,肝炎、肝硬化发病率居高不下,是世界上的肝病大国,对肝癌的诊断也普遍较晚。肝脏是人体内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血供丰富、功能复杂,因而肝脏外科也以难度大、危险性高、手术禁区多著称。

  1973年,陈孝平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直到1979年的6年间,这名年轻医生没有见过一台肝脏手术,那时肝脏是公认的手术“禁区”。选择肝脏外科作为主攻方向,陈孝平颇有点知难而上、舍我其谁的胆略和勇气。

  2009年“暴走妈妈”手术牵动了全国亿万人的心。

  实际上,在国内,亲属间辅助性部分活体肝移植从理念到实践,都是由陈孝平首创的。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陈孝平在国际上第一个提出了“亲属间活体肝移植”的理念;2008年,由陈孝平主刀的国内首次亲属间活体肝移植手术获得成功。

  “暴走妈妈”术前,专家大会诊决定了儿子肝切部分,妈妈只割小部分肝,这种手术难度大,此种方法是陈孝平读博士期间就已提出,当时也是国际首创。1982年至1985年,他就大胆地提出良性肝病全切肝脏没有必要、病人只需37%左右的肝脏就可维持功能的新观念。这样,供肝体积小,供者的安全系数更大一些。

  “暴走妈妈”手术中,陈孝平沉着应战,充满必胜的信心。直到晚上,最后一根胆管才缝合成功,最难关头过去了,陈孝平一直悬着的心放下大半。

  勇闯禁区为世界医学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

  “跟着国外走,永远只能做老二。”陈孝平说,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条件有了大幅提高,我们不能一味盲目模仿国外的技术。

  站在肝脏外科历代前辈的肩膀上,陈孝平勤奋思考、勇于实践,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打破肝脏外科领域的种种“禁区”,每一步都镌刻着他对疾病的思考、对生命的专注。

  在肝脏外科领域,陈孝平被业内称道的是打破了该领域5个手术禁区、在世界上创立三项中国人的原创手术方式,这些方法很快在基层医院得到推广,极大地提高了中国肝病手术治疗水平。

  敢于质疑和挑战,陈孝平带领团队突破束缚,打破一个个手术禁区。

  大肝癌能否手术切除?以往认为,肝癌的手术切除主要适用于早期的小于5厘米肝癌;对于大肝癌,只能先栓塞,肿瘤缩小后再行二期手术切除。基于上述观点,学界也引发了大肝癌能不能手术切除的议论。

  在外科临床实践中,往往存在这样的认识误区:大肝癌手术切肝量大,肝组织手术剩余少,易发生肝衰竭并导致死亡。而影像学和外科临床研究结果又表明:相同解剖范围内的肝切除,肿瘤越小,切除的正常肝组织量越多;癌肿越大,切除的正常肝组织越少。而且大肝癌病人,无瘤侧的肝组织代偿性增大,病侧肝组织由于肿瘤压迫和破坏,有功能的肝组织残存量很少。此时,病人主要依赖无肿瘤一侧的肝组织维持肝脏功能。

  陈孝平认为从理论上讲,大肝癌切除不一定发生肝功能衰竭。之后大量的手术证实,大肝癌可以安全地实施肝切除手术。

  常温下肝脏耐受缺血的安全时间是多少?以往认为,常温下暂时阻断肝门血流一般不应超过15分钟。然而,在上世纪70年代,同济医院外科抢救的2位病人阻断肝血流时间均超过了20分钟,未出现不良后果。陈孝平团队由此对于“常温下暂时阻断肝门血流一般不应超过15分钟”这一传统理论提出质疑,并开展了相关实验和临床研究。

  家兔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常温下耐受缺血安全时间是60分钟。深入的临床研究表明,对于无活动性肝炎、严重肝硬化、脂肪肝的病人,肝常温下阻断入肝血流时限达40~60分钟是安全的。这一研究结果为肝切除术的安全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怎样解决肝切除术中大出血这一难题?肝切除术中大出血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陈孝平团队在3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建立了3种有效控制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技术,并在全国60余家三甲医院中得以推广应用。

  简化的全肝血流阻断技术、不解剖肝门的解剖性肝切除技术,特别是新的肝脏双悬吊技术的奇思妙想让肝脏手术不再是禁区。

  陈孝平在手术中发现,肝脏手术有一个关键步骤,就是将手术中肝脏悬吊起来充分暴露,传统的肝脏悬吊技术因为是用坚硬的器械盲穿悬吊,极易损伤肝脏血管引起出血。这样的手术难题时常会挡在医生面前。

  陈孝平思考,绳样的手术带不是很软吗?这总不会碰坏肝脏脆弱的血管。于是他在肝后下腔静脉右侧与右肾上腺之间建立肝后间隙的通道,沿这一通道置放两根手术常用软条带,一根向左拉,一根向右拉,这样就容易暴露出肝深部的断面。其显著优点是操作简单而安全,而且两根悬吊带向左右牵拉时可更好地暴露深部的断面,有利于控制两侧断面的出血。

  陈孝平就是这样,一次次摸索跨越了道道难关。

  2014年12月4日,《自然》杂志出版专辑,介绍了陈孝平在肝胆胰外科领域中取得的成就。文章中评价道,“陈孝平教授对肝胆胰疾病的治疗做出了救世贡献,是国际肝胆胰技术改进和创新的领导者”。

  陈孝平在其40余年的工作生涯中,不断收获着国内外的广泛赞誉。老一辈的肝脏外科领域专家吴孟超、黄志强评价,陈孝平的研究从肝脏外科的基本问题开始,到复杂的肝脏外科手术实施,以大量的临床实践及其推广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肝脏外科的内容,有效地提高了我国肝脏外科水平。陈孝平不断创新,简化了肝切除的方法,提高了肝切除的安全性,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肝脏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使我国肝脏外科领域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他的研究成果已在国内70多家地市级以上医院推广,临床应用2万多例。

  一个个“经典医学论断”被陈孝平教授彻底推翻,一项项“空白”被填补,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均已应用于临床并推广到全国,数百万病人因此受益。他推动着中国肝脏外科的迅猛发展,为世界肝胆胰疾病的治疗做出了原创性的贡献。

  健康扶贫在爱国奋斗中书写精彩人生

  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陈孝平认为,要全心专注于医学科学事业,孜孜追求、忘我工作,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在爱国奋斗中书写精彩人生。

  近年来,他一直致力于陈孝平志愿者团队及湖北陈孝平科技发展基金会的工作,促进革命老区和偏远地区的医学科技发展,提升当地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当地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他多次带领志愿者团队前往贵州、甘肃、大别山区、恩施等革命老区、偏远地区开展大型公益义诊活动,为当地居民免费诊治,为危重病人带去了“院士级”的医疗服务。据统计湖北陈孝平科技发展基金会为救助各地贫困病人共计支出120万元人民币。

  2018年,他倡导的中国肝胆胰专科联盟在汉成立,该联盟旨在通过整合实现资源共享,解决边远地区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提高基层医生的业务水平。以中国肝胆胰专科联盟为基础,陈孝平团队先后在武穴、阜阳、贵阳、利川、甘肃等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开展了30多次义诊。截至目前,他们共为逾3000位居民进行免费诊治,为近百名贫困病人开展手术。

  同时,他还前往各地省市级医院进行学术交流,为当地医院提供了强大的医疗技术支持,为偏远地区、革命老区、基层医院青年医师每季度举办一次培训班,进行规范性外科技术培训及疑难外科手术技术的交流探讨。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微信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一对一服务平台

京ICP备12045350号-20 京公网安备110108902063号

—中国教育在线旗下网站— 
©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